当前栏目
·国家民营经济政策
·广东省民营经济政策
·广州市民营经济政策
·天河区民营经济政策
·各地民营经济政策
·综合性政策
政策法规
 
各地民营经济政策
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州市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

2010-11-16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温州市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十二月八日

  温州市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2008年—2012年)

  为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励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强化体制机制保障,从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实行温州市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解放思想、点面结合、先行先试、统筹推进,着力创新民营经济发展机制,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素质,着力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再创“温州模式”新优势,为实现温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二、总体目标

  经过5年的改革试点,全面推进制度创新、要素供给、市场准入、和谐创业、发展环境5个方面的改革,力争将温州建设成为机制体制更活、创新能力更强、发展环境更优的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民营经济改革发展积累经验。

  (一)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链群”结合的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资源合理集聚的产业园区基本形成,企业自主创新的体系基本构建。推动民营企业上市,促进创新的机制加快建立,着力提升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水平。

  (二)民营经济的资源要素保障更加有力。以沿海产业带加快发展为契机,拓展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空间。民间资金流动规范有序,适应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基本成型。建立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激励机制和规范的劳动用工机制,人力资源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三)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体制更具优势。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保障公平市场准入机制更加完善,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体系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机制更加健全。

  三、主要内容

  (一)率先探索建立要素市场化配置新机制,破解民营经济发展要素瓶颈。

  1.创新土地开发利用机制。坚持发展、土地、城乡“三规”融合,加快制定温州沿海产业带规划,开展围涂海域使用证转换土地使用证的改革试点,创新围涂工程项目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规划、围垦、建设、管理四位一体的开发利用机制。探索设立民营经济发展新区和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2.完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机制。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解决工业用地成本虚高问题。以工业园区为重点,探索建立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评价激励机制。开展工业用地出让年限分阶段实施、出让金分批缴付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开展基本农田自费异地代保试点。

  3.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开展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地方性投融资公司试点。积极引进信托、典当、租赁、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创造条件吸引外资银行入驻温州。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提升服务民营经济的能力。做大做强温州银行,争取上市。做精做强各类担保公司,规范担保行业发展,探索建立跨区域信用担保组织,建立担保风险分散等机制。

  4.创新地方融资产品。探索建立民间资金与建设项目对接平台,开展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商业银行争取扩大金融产品开发权限,开展企业股权质押贷款、农民住宅产权和承包权抵押贷款、专利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等改革试点。

  5.完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大力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开展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改革试点。建立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激励机制,开展人力资本出资入股试点。出台重要人才、特殊人才的补充保险和政府补助政策。建立在温高校学科建设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新机制。推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大力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自主相结合的职工培训机制,提高人力资源供给能力。

  (二)率先探索建立民营企业创新驱动的新机制,增强民营企业活力。

  6.推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制定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在民营企业相对集中的特色产业建立共性技术支持平台。积极发展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交易、专利代理等科技中介服务业。探索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降低民营企业创新成本。

  7.创新民营经济发展方式。探索建立政策支持、龙头带动、资源共享、专业协作的产业发展新机制,着力培育低压电器、包装印刷、皮革制鞋、轻工机械、服装等重点特色行业,开展现代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试点。以滨江商务区总部基地、温州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为载体,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创新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方式,培育“民外合璧”型企业。加大阶梯式水价和差别电价改革力度,推进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

  8.推进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实施以上市带动创新的战略,加快推进民营企业股权多元化,创新企业上市的培训和引导机制、部门沟通和协商机制、后备资源建设机制,多途径、多市场、多方式、多板块推进企业上市,上市公司家数达到30家。促进民营企业股权流动,开展非上市公司股权流转试点。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推进民营企业发展虚拟经营、特许经营、联营、直营等现代经营方式。

  (三)率先探索建立公平市场准入的新机制,拓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

  9.拓宽民营经济准入领域。探索前置审批限制、注册资本限制、经营范围核准限制、投资者出资方式和企业集团登记条件“五放宽”改革试点。破除行政性、行业性和地区性垄断,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海洋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等领域。

  10.拓展开放新领域。争取开展外汇使用扩权、综合贸易通关管理模式等改革试点,将温州口岸纳入长三角通关一体化改革框架。探索设立保税仓库、开发区(园区)公共型保税仓库、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和保税区。推进扩大国际空港、国际海港的开放试点。探索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跨地区的经贸合作。

  (四)率先探索建立促进和谐创业的新机制,提升民营企业素质。

  11.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发展机制。完善促进民营企业和谐创业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制定有利于民营企业加强和谐创业的政策。开展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试点,强化民营企业在依法纳税、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劳动用工等方面的责任与义务。探索建立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评价机制与奖惩机制。探索建立民营企业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机制。

  12.健全外来务工人员服务机制。开展外来人员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的救济、就学、就医、居住等服务体系,建立集服务、管理、教育、维权于一体的新体制。建立健全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开展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革试点,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五)率先探索建立服务经济发展的新机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13.推进行政管理制度创新。建立覆盖全市的网上审批系统,加大对中心窗口的授权力度,进一步精减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开展相对集中审批权改革试点,加快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改革。推行和完善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改革试点,规范和完善涉企检查、评比、收费等政策,减轻企业负担。组建民营企业投诉中心。

  14.健全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发展机制。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政府购买行业协会(商会)服务的改革试点。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商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机制。引导行业协会(商会)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创新行业自律机制。出台鼓励国内外知名中介机构进入温州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会计、审计、法律、咨询、认证等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力度。积极培育海内外温州商会,发挥商会团结温商、实施“回归工程”的作用。

  15.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集工商、银行、税务、海关、环保、质监、安全监管、劳动用工等各类信用资源于一体的信用平台。制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政策,建立政府代建项目、公共投资项目、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等环节纳入企业信用记录的制度。加快建立信用调查、咨询、评价等信用服务体系,提升“信用温州”建设水平。

  16.完善基础设施保障机制。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结合沿海产业带规划,加快建设公路、港口、电源电网、淡水供应、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设施,改善民营经济投资环境。

  四、组织实施

  (一)建立工作机制。建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市发改委负责。完善推进改革试点的领导和组织机制,加强对重大事项的综合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掌握进度,协调政策,加强工作指导和督查。将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任务列入各地、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主要内容。

  (二)分阶段制定实施意见。温州市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分3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08年-2009年)为重点突破阶段;第二阶段(2010年-2011年)为全面推进阶段;第三阶段(2012年)为完善提高阶段。制定各阶段实施意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认真组织实施综合配套改革。

  (三)实施改革项目。根据各阶段改革发展的实际,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明确目标和任务,分别启动实施一批促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项目。积极营造改革氛围,加强试点工作交流,充分发挥各方谋划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政府